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宋代。苏轼。 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宋代]:苏轼
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
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
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春冰無真堅,霜葉失故綠。鴳疑鵬萬裡,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明鏡既無台,淨瓶何用蹙。
盆山不可隐,畫馬無由牧。聊将置庭宇,何必棄溝渎。
焚寶真愛寶,碎玉未忘玉。久知公子賢,出語耆年伏。
欲觀轉物妙,故以求馬蔔。維摩既複舍,天女還相逐。
授之無盡燈,照此久幽谷。定心無一物,法樂勝五欲。
三峨吾鄉裡,萬馬君部曲。卧雲行歸休,破賊見神速。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清代:
姚燮
斗角钩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钿表。一卷闲云,花样别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孙,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绣鸳、度与金针,须值藕心聪皎。
鬥角鈎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钿表。一卷閑雲,花樣别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闾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宋代:
钱闻诗
面对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莱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东。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明代:
苏葵
强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掷地,如今惭我釜鸣雷。
驱驰莫管青山讶,凋瘵真烦赤手培。王道本来嫌掊尅,曾将阡陌咎谁开。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将阡陌咎誰開。
清代:
沈善宝
打窗落叶声萧瑟。寒气灯前逼。病来诗思已无聊。添得这般情景、助魂销。
霜鸿阵阵飞何急。岂有愁难说。一番疏雨一番风。知否有人憔悴、小楼中。
打窗落葉聲蕭瑟。寒氣燈前逼。病來詩思已無聊。添得這般情景、助魂銷。
霜鴻陣陣飛何急。豈有愁難說。一番疏雨一番風。知否有人憔悴、小樓中。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笔,章台妾倚栏。雁书何寂寞,龙剑有艰难。
烽燧春华暮,琵琶晓泪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对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台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