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
阳山。明代。高启。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探幽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载我升天行。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欲呼明月海上来,照把长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
[明代]:高启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
又见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
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
灵旗风转白日晦,马鬣一滴沾三吴。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
探幽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
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载我升天行。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
欲呼明月海上来,照把长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
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湧三十萬頃煙波濤。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峰回秋礙海鹘飛,日出夜聽天雞唱。中有一泉長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
老藤陰森洞府黑,樹上不敢留栖烏。常年禱雨車,來此投今符。
靈旗風轉白日晦,馬鬣一滴沾三吳。岩巒蒼蒼境多異,樵子尋常不曾至。
探幽曆險未得歸,忽聽鐘來澗西寺。此時望青冥,脫略情塵世。
白雲冉冉足下起,如欲載我升天行。古來名賢盡何有,唯有此山長不朽。
欲呼明月海上來,照把長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開口。
天風吹落浩歌聲,地上行人盡回首。
唐代·高启的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 高启的诗(566篇) 〕
宋代:
赵公豫
养成羽翼在雕梁,掠水穿花技本长。舌口澜翻惊午梦,好风吹到竹方床。
養成羽翼在雕梁,掠水穿花技本長。舌口瀾翻驚午夢,好風吹到竹方床。
:
范景文
春禊何如秋禊佳,幽芳九畹露滋荄。风传金气园邻谷,门接桑田里是柴。
貌出群贤皆似鹤,坐当古木半如楷。远香无用标新榜,即曰兰亭义却谐。
春禊何如秋禊佳,幽芳九畹露滋荄。風傳金氣園鄰谷,門接桑田裡是柴。
貌出群賢皆似鶴,坐當古木半如楷。遠香無用标新榜,即曰蘭亭義卻諧。
清代:
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鹦鹉賦》,雅騷一代《鹧鸪》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維。
两汉:
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红浅白开轻萼。琼筵镇起,金炉烟重,香凝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约。彩云月转,朱丝网徐在,语笑抛球乐。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雲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抛球樂。
明代:
沈周
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
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
汪东
一叶落。西风恶。远人似叶更飘泊。露零屐齿寒,徘徊阑干角。
阑干角。影动秋千索。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幹角。
闌幹角。影動秋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