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听·舞
驻马听·舞。元代。白朴。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元代]:白朴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鳳髻蟠空,袅娜腰肢溫更柔。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飛起春羅袖。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
译文
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注释
飞燕: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
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鼍,即扬子鳄。梁州:指《梁州》大曲。
刘郎:一般采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
“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这首小令描写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全曲紧扣着舞姿来写。“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从发式和体形两者点染舞者的精致装饰和天生丽质。“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描写舞者的具体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用轻衫飘舞、莲步轻移、罗袖翻飞的动态形象,和汉宫赵飞燕“旧风流”的恰当联想,以及突出鼍鼓频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乐特点,简练、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用作为观众代表的“刘郎”眼光,用他“错认风前柳”的幻觉形象,渲染、强调了舞者留给观众的难忘印象。
这首小令写法极其夸张,强调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见如闻之感,其用语之典雅、清丽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唐代·白朴的简介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 白朴的诗(155篇) 〕
宋代:
陈普
玉果金盘开九州,人间无处匿蛛蟊。
天孙今夜鹊桥畔,百亿化身难得周。
玉果金盤開九州,人間無處匿蛛蟊。
天孫今夜鵲橋畔,百億化身難得周。
宋代:
释了惠
乌藤横占阎浮界,鼻孔直撑兜率天。
刚道化身千百亿,一身犹自不完全。
烏藤橫占閻浮界,鼻孔直撐兜率天。
剛道化身千百億,一身猶自不完全。
宋代:
郑洪
故园梅树三年别,长忆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篱便萧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扬州何逊足诗兴,茅屋己公无俗情。画图忽见转愁绝,遥想月华枝上生。
故園梅樹三年别,長憶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籬便蕭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揚州何遜足詩興,茅屋己公無俗情。畫圖忽見轉愁絕,遙想月華枝上生。
:
裴景福
武帝雄风不可攀,昆仑新辟汉河山。右贤烽火过金岭,飞将旌旗出玉关。
大夏无心通竹杖,贰师有泪洒刀环。谁怜属国还朝日,甲帐空悬两鬓斑。
武帝雄風不可攀,昆侖新辟漢河山。右賢烽火過金嶺,飛将旌旗出玉關。
大夏無心通竹杖,貳師有淚灑刀環。誰憐屬國還朝日,甲帳空懸兩鬓斑。
清代:
曹俊
乱离同失路,异地忽相逢。执手垂清泪,关心非旧容。
话怜今日短,情苦往时浓。况又明朝别,愁难载酒从。
亂離同失路,異地忽相逢。執手垂清淚,關心非舊容。
話憐今日短,情苦往時濃。況又明朝别,愁難載酒從。
明代:
解缙
涂生少与鬼神遇,家在我乡社山住。踏破山河画得名,颜辉服役从之屡。
清贫四壁自挥手,旋题粉垩分新旧。匣移好事为汝留,百年风雨人间寿。
塗生少與鬼神遇,家在我鄉社山住。踏破山河畫得名,顔輝服役從之屢。
清貧四壁自揮手,旋題粉垩分新舊。匣移好事為汝留,百年風雨人間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