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两汉]:佚名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译文及注释

直译

一头死鹿在荒野,白茅缕缕将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荡,小伙追着来调笑。

林中丛生小树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 !”

意译

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得体。少女怀春心不已,美男善诱情意起。

林中朴樕无人理,野地死鹿还施礼。白茅包裹埋地里,少女如玉属意你。

缓脱裙衣是何企,别碰腰带对不起。莫使狗儿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注释

 麕(jūn):同“麇(jūn)”,也可用“野有死麇”,獐子。比鹿小,无角。

白茅:草名。属禾本科。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包:古音读bǒu。

怀春:思春,男女情欲萌动。

吉士:男子的美称。

朴樕(sù):小木,灌木。

纯束:捆扎,包裹。“纯”为“稇(kǔn)”的假借。

舒:舒缓。脱脱(tuì):动作文雅舒缓。

感(hàn):通假字,通:撼 ,动摇。帨(shuì):佩巾,围腰,围裙。

尨(máng):多毛的狗。

参考资料:

1、马祖熙,等66人.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5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创作背景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野有死麕》以它鲜明直面讴歌爱情的主题而显得极其可贵。

参考资料:

1、马祖熙,等66人.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5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鉴赏

  (1)男子小心翼翼用白茅包好刚打到的獐子,怀着坎坷不安的心情送给心爱的女子,并称女孩就像这白茅一样纯洁美丽。

  (2)二人亲热时女孩不好意思让他不要太粗鲁,以免招来人旁观的细节说明两位古代男女青年对待恋爱的方式是自然、直接、主动,对待恋爱的态度是真诚大方,朴实率真,不矫揉造作,女生还带着年轻的娇羞。

  (3)獐和鹿,都是古人求亲的时候必备的礼聘之物,诗中引用这獐和鹿含义深刻。

  诗经是收录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篇,当时社会正处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度,礼教尚未形成,社会风气较开放,古代男女对性的态度不像后世般受礼教禁锢,所以男女表达爱情还是比较大胆,直接的。谈情说爱、男欢女爱是人纯真性情的流入,不能言其淫艳、不符礼义廉耻。

  《野有死麕》以它鲜明直面讴歌爱情的主题而显得极其可贵。全诗三段,前两段以叙事者的口吻旁白描绘男女之情,朴实率真。第三段转变叙事角度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情景交融,正面侧面相互掩映,含蓄诱人,赞美了男女之间自然、纯真的爱情。后人鉴赏《野有死麕》应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民俗风情及文化背景才不失之偏颇。

  《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纯真的情歌,一首在荒烟蔓草的年代,人纯真性情的流淌之爱歌!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唐代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
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散释促和元日诗纕蘅和诗并见及次韵兼呈

黄浚

历雪经霜复向晨,春风仍旧款閒身。眼怜什伯巢温劫,办作悲歌燕赵人。

数和君诗真爱好,尚存吾笔未为贫。骚坛新拜曹朱虎,可待雌黄纸上尘。

清平乐 其三

程滨

唏嘘堂上,举世谁无妄。惟有军持成宝相,矫若游龙荡漾。

长空夜影青青。平添雪后心情。莫道能医心病,终朝郁郁为名。

寄荅子立董兄

明代边贡

书来休更问新衔,蹇命非才久自谙。游屐谩誇探虎窟,钓竿何用狎龙潭。

终知展季三宜黜,岂但嵇康七不堪。传语故交虚北望,已看华发住江南。

宋代嵊县令

一时分付雪儿歌。

河北村题壁

清代延君寿

烟散前林霁,茅檐罢午炊。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

糁米田家饭,《豳风》壁上诗。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