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纳兰性德的诗 >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鉴赏

[清代]:纳兰性德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原文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赏析

  上片借道别叙说人间的聚散离合,表明惜别之情。开篇道明送别之意,已经说好就将归去,以为迎来送往,是一件令人感伤的事。人的一生竟然就那么短促,几番离合,便到了迟暮之年。一生中最让人津津乐道是,西窗下翦烛夜话,在一起追忆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而这种相聚,却只是暂时的。滚滚长江,萧萧落木。转眼间,大雁哀鸣,遥天飞去,又是一个送别的季节。黄叶下,秋天已是这么深沉、这么厚重。

  下片就对方的遭遇,表达观感,写慰藉之意。对秋景的描写,并用“白雁哀鸣去”隐射行人,更加深加浓了惜别恋友的深情。过片一句转入对西溟身世的怅惋和同情。故下片一面抒写痛惜西溟之“落魄”、“未遇”,一而又诚挚地劝慰他家中“有解忆”之儿女,可享天伦,这总比淹留冷烟寒月的寺庙要好,而且“信古来、才命真相负”,更以达观的人生态度相慰。结句则是再表惜别之意。此中借典形容,层层转进,真纯深挚的情意确是感人。

  大体上看,上片、下片,泛写与专指,在材料分配上,显得很分明,但其组合也相当严谨。这就是一个“归”字的贯穿。这一个“归”字,在换头位置,承上启下。既是上片所说离合的一个因素,又是下片所说愁绪的中介。由于“归”,故有聚散;由于“归”,故有烦恼。其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集中体现在与相言别的人物身上。所谓以文为词,当中意脉仍十分清晰。

纳兰性德简介

唐代·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 纳兰性德的诗(218篇)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宋代释印肃

小法勿贪焚,无二亦无三。

唯此一事实,何用广言谈。

谒张曲江祠

清代朱彝尊

峻坂盘神树,阴崖凿鬼工。芳尘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关门险,谁开造化功。经过遗像肃,千载岭云东。

送李志宁归省

明代程通

孝子别成均,南归楚水滨。檐头缃帙旧,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来时禁柳青。都门频送客,我亦倍思亲。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

梁柱臣

仙客蓬莱侍直还,晚怜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隐人间世,欲赋郊居未拟閒。

哭槐径弟

宋代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独展眉。岂无身后虑,犹课病中诗。

泉石宁非祟,苍旻不可知。平生唯爱菊,增我九秋悲。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

宋代方岳

风逗湘帘雪絮飞,池痕雨过麹尘肥。

扬州十里春犹在,细柳营深解铁衣。